
靶向制劑:TDDS,指載體將藥物通過局部給藥或全身血液循環(huán)選擇性濃集于靶組織、靶器官、
靶細胞或細胞內結構的給藥系統。
應具備:1、定位濃集2、控制釋藥3、載體無毒可生物降解
一、分類:
1、被動靶向制劑:利用液晶、脂質、類脂質、蛋白質、生物材料等作為載體材料,將藥物包裹或嵌入其中制成的各種類型的膠體或混懸微粒系統。取決于粒度
2、主動靶向制劑:用修飾藥物的載體作為“導彈”,將藥物定向運送到靶區(qū)濃集發(fā)揮藥效。
3、物理化學靶向制劑:用某些物理和化學方法使靶向制劑在特定部位發(fā)揮藥效。
二、靶向性評價:三個參數大于1,有靶向性,越大越好
1、相對攝取率re 2、靶向效率t e 3、峰濃度比Ce
第二節(jié)被動靶向制劑
一、脂質體:指將藥物包封于類脂雙分子層內而形成的微型泡囊,也稱類脂小球或液晶微囊。
(一)、特點:
1、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
2、緩釋性
3、細胞親和性和組織相容性
4、降低毒性
5、提高穩(wěn)定性
(二)、材料:磷脂、膽固醇
(三)、制備方法:
1、注入法:大多得單室<0.2um
2、薄膜分散法
3、超聲波分散法
4、逆相蒸發(fā)法:適合包封水溶性及大分子藥物,量大
5、冷凍干燥法
(四)、作用機制:作用過程分吸附、脂交換、內吞、融合
(五)、質量評價:
1、形態(tài)、粒徑及其分布
2、包封率及載藥量
3、滲透率
4、藥物體內分布
二、乳劑:靶向性特點是對淋巴有親和性。
(一)、淋巴定向性:由血液循環(huán)、消化道、組織向淋巴轉運。
(二)、影響乳劑釋藥特性與靶向性的因素:
1、乳滴粒徑2、油相的影響3、乳化劑的種類和用量4、乳劑的類型
三、微球:指藥物溶解或分散在輔料中形成的微小球狀實體。目的:緩釋長效、靶向
1、微球特性:(1)、靶向性:一般為被動靶向,
2、小于3um被肝脾巨噬細胞攝取。
(2)、釋藥特性:擴散、材料的溶解、材料的降解。
2、微球的制備:若能溶解或分散即可制備。
四、納米囊和納米球:納米囊:屬藥庫膜殼型;納米球:屬基質骨架型,多是高分子物質組成的固態(tài)膠體粒子,10-1000nm內,可分散在水中形成近似膠體溶液。
特點:緩釋、靶向、保護藥物、提高療效和降低毒副作用。
制備方法:1、膠束聚合法2、乳化聚合法3、界面聚合法4、鹽析固化法5、液中干燥法
第三節(jié)主動靶向制劑
主動靶向制劑:包括經過修飾的藥物載體及前體藥物。
一、修飾的藥物載體:可將疏水表面親水化醫(yī)|學教|育網搜集整理,減少或避免單核-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作用。反向靶向
(一)、修飾的脂質體:
1、長循環(huán)脂質體:可避免單核-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,延長在體內的時間。
2、免疫脂質體:在脂質體表面連接上某種抗體,可提高脂質體的專一靶向性。
3、糖基修飾的脂質體:不同糖基結合中脂質體表面,可產生不同分布。
(二)、修飾的微乳
(三)、修飾的微球
(四)、修飾的納米球
二、前體藥物:在體內經化學反應或酶反應,使活性的母體藥物再生而發(fā)揮其治療作用。
第四節(jié)物理化學靶向制劑
一、磁性靶向制劑:采用體外響應導向至靶部位的制劑。主要有磁性微球、磁性納米囊。
二、栓塞靶向制劑:動脈栓塞:通過插入動脈的導管將栓塞物輸送到組織或靶器官的醫(yī)療技術。
三、熱敏靶向制劑:1、熱敏脂質體2、熱敏免疫脂質體
四、PH敏感的靶向制劑:1、PH敏感的脂質體2、PH敏感的口服結腸定位給藥系統OCSD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