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方案
APP下載

掃一掃,立即下載

醫(yī)學教育網APP下載
手機網
手機網欄目

手機網二維碼

微 信
醫(yī)學教育網微信公號

官方微信

搜索|
您的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 > 衛(wèi)生網校 > 醫(yī)學考研 > 醫(yī)學考研復習指導 > 正文

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有哪些癥狀?

2020-03-16 10:49 醫(yī)學教育網
|
  “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有哪些癥狀?”相信是準備參加醫(yī)學考研的的朋友比較關注的事情,為此,正保醫(yī)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內容如下:
  本病起病隱匿,常有數月至數年的無癥狀期,常在血常規(guī)檢查時被發(fā)現。有的病例在出現血栓形成和出血癥狀后才明確診斷。很多癥狀和體征與血容量和血液黏滯度增高有關。最早出現的癥狀常為血液循環(huán)障礙和神經系統(tǒng)方面的有關癥狀。主要臨床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。
  1.皮膚改變
  有特征性。表現為皮膚變紅,特別是顏面、頸部和肢端部位。黏膜充血,呈淡藍色。Osler描述其癥狀為“夏日如玫瑰紅,冬日如靛青藍”。常見毛細血管擴張,齒齦出血和鼻衄。也見皮膚發(fā)紺、紫癜、瘀點、含鐵血黃素沉積,酒渣和匙形甲。50%患者患有水源性瘙癢。可由沐浴或淋浴促發(fā)引起瘙癢,灼熱或刺癢感。通常持續(xù)30~60min,與水溫無關。也可發(fā)生與水無關的瘙癢。血中和皮膚中組胺增高。
  2.神經系統(tǒng)
  頭痛最為常見,50%病人均有此表現,可伴頭昏、眩暈和耳鳴、疲乏、健忘、肢體麻木、多汗等。嚴重者可出現盲點、復視和視力模糊等視覺異常。也可有心絞痛和間歇性跛行。少數患者以腦血管意外為首發(fā)表現就診。該組癥狀主要是因紅細胞數增加、全血容量增多和血黏度增高而導致的血管擴張、血流緩慢淤滯和組織缺氧引起的。
  3.出血
  發(fā)生率<10%,主要是由于血管充血、血管內膜損傷、血小板第3因子減少等,血小板功能紊亂及凝血機制異常導致出血傾向。常見為鼻出血、牙齦出血和皮膚黏膜上的淤點和淤斑。也可表現消化道出血,拔牙后出血、月經量多等。
  4.組胺增高的表現
  本癥伴顆粒細胞增加,嗜堿粒細胞也增多,后者富含組胺。組胺釋放增加可致消化性潰瘍,故本病患者消化性潰瘍發(fā)生率為10%~16%,較正常人高4~5倍,潰瘍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多見,可威脅生命。皮膚瘙癢也常見,40%發(fā)生在熱水浴之后,10%可伴蕁麻疹。
  5.其他
  本病因骨髓細胞過度增殖,使核酸代謝過高,血液尿酸濃度升高,少數病人可發(fā)生尿酸腎病,表現為尿結石和腎絞痛或痛風性關節(jié)炎癥狀。有些病人可發(fā)生膽結石、阻塞性黃疸和膽絞痛。最常見的體征是多血引起的面部、鼻、耳、唇、手掌和結膜充血,呈絳紅色,如酒醉狀。視網膜和口腔黏膜也顯示充血。約70%以上患者動脈血壓升高。約75%以上的患者可有脾臟腫大,通常為中、重度腫大,與繼發(fā)性紅細胞增多癥有一定的鑒別診斷意義。約40%患者可能有肝大,隨疾病的發(fā)展,腫大逐漸明顯。
  以上是正保醫(yī)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“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有哪些癥狀?”全部內容,想了解更多醫(yī)學考研知識及內容,請點擊醫(yī)學教育網。


報考指南
特別推薦
醫(yī)學教育網醫(yī)學書店
  • 老師編寫
  • 凝聚要點
  • 針對性強
  • 覆蓋面廣
  • 解答詳細
  • 質量可靠
  • 一書在手
  • 夢想成真
題庫軟件

題庫軟件:熱賣中

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、考試教材、考試科目。符合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,考試資料豐富,免費試用。

  • 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醫(yī)學教育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醫(yī)學教育網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經本網授權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且必須注明“來源:醫(yī)學教育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
    2、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,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。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,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,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。
    本網轉載之作品,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,請與著作權人聯系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

    3、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

    4、聯系方式:

    編輯信箱:mededit@cdeledu.com

    電話:010-82311666

回到頂部
折疊